坚持“三个引领”,抓好“关键小事”,有力推动首都精神文明建设 | 全国住建系统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

[作者:运营管理中心 ;  来源:隆泰物业;  时间:2025-07-04 10:59:56;  阅读: 次 ]

物业管理是首都两个“关键小事”之一,是北京市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治理重要指示精神的关键突破口。北京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将提升物业管理水平、营造和谐居住环境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通过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引领、服务引领,将物业管理纳入社区治理,积极开展“美好家园”创建活动,推动社区精神文明不断进步,首都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图片

物业企业牵头在重要时段、重要节日组织党建活动


坚持党建引领,强化行业治理,筑牢精神文明建设根基


一是强化高位统筹,构建治理新格局。物业管理是社区治理的关键。2020年5月1日《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开启了首都社区治理新模式。北京市委、市政府将物业管理工作纳入全市接诉即办调度和区委书记点评会点评,由市委主要领导每月调度。建立物业管理市级联席会议制度,成员单位包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等部门以及各区委区政府,全面统筹推进。持续夯实区级和属地责任,要求各区、街道(乡镇)、社区把物业管理相关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落实好主体责任、“第一责任”,通过建立健全市、区、街道(乡镇)、社区“四级”监督管理工作机制,推动物业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社区治理成效明显。


二是突出党建引领,夯实组织保障。针对首都物业企业零准入、数量大、涵盖范围广等行业特点,北京市组建了“1+3”模式的物业服务行业党委,“1”是指市级行业党委,由分管物业工作的副主任担任党委书记,全面统筹全市物业行业党建工作;“3”是指央属国企、市属国企、“两新”物3个二级党委,各有侧重地推动党建引领物业行业发展。区级物业行业党委组建实现全覆盖,全市“16+1”个区全部组建了区级物业服务行业党委。推动物业百强企业党组织应建尽建,百强企业中97家企业建立党组织,已向3家不具备组建党组织条件的企业派出党建工作指导员,各物业项目党的工作覆盖率达99%。通过建立完善党组织,加强了对物业行业的领导,为社区治理奠定了组织基础。


三是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凝聚各方力量。为拉近政府与物业企业、物业企业与业主之间的距离,打通社区治理“最后一米”,党建引领与文化宣传双管齐下。央属企业二级物业行业党委开展“弘扬工匠精神”青年劳模进央企物业宣讲活动,邀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三八红旗手、首发集团“秋子服务”品牌带头人方秋子等劳模开展宣讲活动,传播先进人物事迹,宣传身边榜样,以先进思想带动青年职工。动员有条件的物业企业开展丰富多彩的小区文化活动,长城、保利物业开展“唱支山歌给党听”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万科、龙湖、首开等物业企业积极推进“物业+养老”“物业+家政”等工作,竭力满足居民的养老、居家各类生活需求。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融洽了政府与物业企业的关系、物业服务企业与业主的关系,为社会治理奠定了群众基础。


图片

将物业管理师竞赛纳入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范围,激励从业人员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


图片

物业企业积极推进物业 + 养老、物业 + 家政等工作,推动解决居民的养老、居家各类生活需求


坚持示范引领,打造行业品牌,厚植精神文明建设氛围


一是开展“美好家园”创建,树立首都特色标杆。落实住房城乡建设部开展“加强物业管理 共建美好家园”要求,在北京全域开展创建活动,与市精神文明办、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宣传部主动对接,将创建活动作为强化社区物业党建联建、推进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先后共创建市级美好家园40个,7个典型案例入选住房城乡建设部全国100个典型案例名录,创建活动被评为“2023年度首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优秀案例”,成为首都物业管理的亮丽名片。


二是开展“北京榜样·最美物业人”评选,弘扬行业精神。为大力弘扬物业行业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会同首都精神文明办,依托“北京榜样”评选平台,持续选树行业典型人物,目前,已在全市开展两届“北京榜样·最美物业人”评选,共评选189名“北京榜样·最美物业人”,展现了首都物业从业人员的良好精神风貌。


三是推动多方主体典型示范项目建设,激发行业活力。开展示范项目创建活动,2024年将创建100个环境整洁、服务规范、办事高效、群众满意的物业服务示范项目列入市政府民生实事重点推进;持续深化社区党委和物业企业深度融合与能力提升,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在全市开展“社企融合”行动,2024年组织各区打造了223个先行点位,下一步将利用3年时间每年打造10个市级示范点位;发挥业委会(物管会)作用,在全市推选出100个履职积极、作用发挥好的业委会(物管会)标杆。


通过开展一系列榜样示范活动,持续打造物业行业品牌,增强从业人员荣誉感和使命感,提升群众对行业的认可度,营造行业向上向好的风气,为精神文明建设创造了良好条件。


坚持服务引领,推动行业发展,汇聚精神文明建设合力


一是助力“友好之城”创建,促进多方协同。会同市委社会工作部,组织物业、快递、网约配送、交通运输、保安5家行业党组织联合发布《首都新就业群体“友好之城”建设行动倡议》,加强五方常态化问题共商、力量共用、信息共享,倡议8 000余个小区与新就业群体共建“友好之城”。支持推动万科、中海、金科等7家物业企业与美团发布“骑手通行解决方案”,实现一键登记、即时验证,通行全过程仅需5秒。


二是提升从业人员素质,积蓄发展后劲。将物业管理师竞赛纳入北京市职业技能大赛范围,并明确物业行业从业人员获得大赛前十名的选手,在北京市“最美物业人”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并对其所在的物业项目及物业企业在物业示范项目评选、企业综合评价中予以适当加分,激励从业人员持续提升工作能力和技术水平。2024年全市共有920名物业管理人员参赛。


三是开展困难党员帮扶慰问活动,营造暖心环境。向市委组织部申请党费专项资金,对困难党员进行帮扶。2024年共向15名因病、因灾生活困难党员发放3万元帮扶资金,受到企业广泛称赞,融洽了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增强了行业凝聚力。


精神文明建设是一项永不停歇的崇高事业,社区治理亦需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立足新起点,北京市将以更高标准、更实举措深化物业行业治理体系建设,将物业服务升级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度融合,持续擦亮首都精神文明建设的金字招牌,奋力书写新时代首善之区精神文明建设的崭新篇章。



来源:北京市住建委、河北省物业管理协会